校园风采

当前位置: 百利宫>>信息公开>>规章制度>>正文

    学校服务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办学定位

2.专业设置

3.在校生情况

4.生源质量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2.主讲教师及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3.教学经费投入

4.教学行政用房

5.图书资料

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7.校园网及信息资源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专业建设

1)科学规划设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2)开展认证评估,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2.课程建设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2)多措并举,打造“金课”

3.教材建设

4.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5.实践教学

6.毕业论文(设计)

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四、专业培养能力

1.培养目标明晰,符合经济社会需要

1)人才培养总目标

2)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

3)培养目标确定依据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高度重视

2)机制健全

3)措施得力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4.专业教学设施

5.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制定建设规划,推进专业建设

2)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

3)立足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

五、质量保障体系

1.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努力保障教学质量

2.管理制度渐趋完备,规范明确质量标准

3.紧扣学校质量目标,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4.坚持教学质量常态监控,建立整改质量追踪机制

5.充分发挥数据平台作用,加强本科教学常态监测

六、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2.学生发展情况

3.本科生毕业情况

4.本科生就业情况

5.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七、特色发展

1.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民族研究成果反哺本科人才培养

3.扎根民族地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有效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5.加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疫情防控,打造在线教学特色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2)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3)教育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4)学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5)产学研合作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

2.解决的对策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拓宽办学资金来源渠道,提升经费使用效率

3)优化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学校专业建设

5)健全学风建设联动机制,营造学风建设良好氛围

6)坚持开放办学,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2000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校园总占地94.32,校舍建筑总面积45.74,东偎莲花山,南面剑江河,西临川黔出海黄金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和黔桂铁路、贵广快速铁路,北望“斗篷山”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学校校园地势平坦,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宁静美丽,是一所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的大学校园。

学校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师院精神,不断推进学校的建设发展,形成了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特色。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获专家组“高水平、有特色”评价;202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教育硕士项目,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8年高质量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教育硕士项目的验收。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20年贵州省教育厅批准成立“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021年贵州省教育厅批准成立“贵州省民族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2015年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6年入选全国100“产教融合工程”示范高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20年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7年建成全国首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广场——五星广场;2018年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2017年学校荣获中共黔南州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贵州省委“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2019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黔南州委“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

学校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特色鲜明,四大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办有研究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留学生等分层次、分类型教育,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二级教学单位,14个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58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特色(示范)专业;有2个区域内一流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在贵州省教育厅2020年度组织的对全省高校四个本科专业进行的省级评估中,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分别获得全省第三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得第四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第八名。学校深植民族沃土,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构建培养民族人才、研究民族问题、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的“四翼齐飞”民族教育模式。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贵州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共贵州省委和中共黔南州委的重大战略部署,紧扣“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等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要求,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巩固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实际行动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民族师范大学,为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办学定位

办学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积极抢抓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建设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民族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目标定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民族师范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扎根、两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扎根”,即扎根民族地区;“两服务”,即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的现代基础教育师资,服务民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特色定位: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黔南,面向贵州,辐射省外。

2.专业设置

在夯实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为辅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专业体系整体格局。目前,学校有本科专业58个,覆盖十大学科门类。(见下表)


本科专业布局概览

学科

门类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

艺术学

总计

专业数

1

4

5

6

1

12

10

2

10

7

58

比例(%)

1.72

6.90

8.62

10.34

1.72

20.69

17.24

3.45

17.24

12.07

100

为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在2020年,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对7个专业停止招生,1个新批专业未招生。(见下表)

停止招生专业(含方向)概览(2020

本科专业总数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当年新增专业数

停招(未招)专业数

58

50

3

8

3.在校生情况

2020-2021学年,普通本科学生数13295人,预科生502人,硕士生295人,留学生11人,折合在校生数14249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94.28%

4.生源质量

2020年学校获批新专业3个:人工智能、植物保护、电子商务;构建大类招生类别5个:外国语言文学类、数学类、社会学类、计算机类、设计学类,大类招生专业(含方向)13个,大类招生专业占比25%;恢复招生专业4个:广播电视学、农林经济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加上2个新批专业人工智能、植物保护首次招生,2020年较2019年增加招生专业6个;继续暂停招生专业7个: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酒店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教育学(师范类),另有1个新批专业电子商务未招生。

2020年我校本科继续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获批招生计划5014人,其中:本科4000人(含民族班100人),“专升本”500人,少数民族预科514人(含少数民族双语预科100人),招生计划较2019年增加1904人。实际录取5004人,本科录取的4000人中,师范类专业1622人,占比40.55%;省内3645人(占比91.12%);省外355人(占比8.88%)。2020年我校新生实际报到4930人,总报到率为98.52%,高于20190.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报到率高于20190.5个百分点,本科预科报到率低于20191.33个百分点,“专升本”报到率高于20191.56个百分点,报到率数值向好波动反应出生源更趋稳定。(见下表)

2020年各类新生报到情况

层次

计划数

录取数

报到数

报到率(%

备注

本科

4000

4000

3948

98.70

2019年为98.20%

本科预科

514

514

501

97.47

2019年为98.80%

专升本

500

490

481

98.16

2019年为96.60%

合计

5014

5004

4930

98.52

2019年为98.22%

2020年我校在招生计划大幅增加情况下,多数省、市、自治区为一志愿或平行志愿第一次投档录满,招生录取继续保持平稳态势,无降分录取及计划撤回的情况,生源情况好。我校在计划最多的贵州省的招生录取中,普通文史类、理工类录取最高分分别超出二本线84分和113分,理工类有1人达我省一本线;最低分分别超出二本线39分和37分;录取平均分分别超出二本线48分和53.6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执行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及专业分数控制线,按照我校录取原则进行录取。2020年各招生专业生源充足,生源质量较高。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师资队伍数量适度,结构基本合理。学校通过硕博工程、教授工程等,增加经费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扩大师资队伍。通过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将生师比控制在合理范围。目前,我校专任教师队伍总量为776人,外聘教师193(校外教师53,行业导师140)人,折合专任教师数872.5人,生师比为16.361。其中,贵州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入选贵州省“千人计划”11人;黔南州州管专家7人,享受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新增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2个、学术先锋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09人、副教授37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2.76%;博士194人、硕士441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1.83%。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学校98.2%以上的教师毕业于其它高校,特别是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985211高校。近年来,一些毕业于境外高校的硕、博士也逐步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境外高校毕业的教师占6.06%

2.主讲教师及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注重对教师教学的激励和约束,鼓励优秀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学校坚持新教师上岗考核、任课教师资格审核、新开课任课资格审核的“准入”制度体系,坚持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本科教学质量;通过开展教研教改、评教评学活动及青年教师教学优胜奖、教学成果奖、课堂优质教学奖、“金课”候选人的评选来激励和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2020-2021学年,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比例达100%,学生评教优秀率达97%以上。

认真贯彻《教育部百利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暂行规定》,鼓励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讲授课程(含选修课),尤其提倡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学科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程。2020-2021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97.03%教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14.76%,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率为100%(外出进修访学的除外)。

3.教学经费投入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资金保障。2020年,学校决算总收入44062.58万元,其中: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拨款10323.55万元,本科生生均拨款总额21914.34万元。本科教学经费7335.23万元,其中,本科日常运行经费3773.32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837.91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020年内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3561.91万元,其中,本科实验经费271.80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204.59元。实践教学支出497.00万元,生均实践教学373.82元。

4.教学行政用房

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满足多种形式教学需要。学校校园富有民族特色、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占地面积94.32万㎡,生均占地面积66.88㎡。校舍建筑总面积45.74万㎡,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23.25万㎡,生均16.49㎡。有各类功能教室464间,其中多媒体教室97间,计算机机房、语音室、画室、舞蹈室、琴房157间,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课程需要。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馆等35个,共计67698.00㎡。其他如食堂、超市、校医务室等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另外,已立项新建建筑面积36421.59㎡的综合实训楼、29543.36㎡的创客园,综合实训楼、创客园预计2021年底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改善教学基础条件,为推进转型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提供保障。

5.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信息大楼馆舍面积为17363.00㎡,拥有阅览座位3232个。内设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自修室、研讨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特色书推荐区、休闲阅读区等环境优雅、功能先进的育人区。现有各类书库20余个,其中有中小幼论著教材库、地方民族文献库、“丹心斋”思政党建书库、“清净堂”廉政书库、一流学科(中国汉语言文学)文献库等特色书库和教职工专著区等特色书库。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35.6995万册,生均95.23册,纸质期刊380种,电子图书387.2万册,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电子图书、博图外文电子图书、国道外文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环球英语、软件通、公图美术作品等数据库13个,开通了贵州数字图书馆、超星视频数据库等3个免费数据资源,读秀移动图书馆、畅想之星-电子书等27个免费数据资源通道。

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服务。馆内无线WIFI全覆盖,自助借还、休闲阅读、便捷检索,已成为师生向往之地。图书馆建设坚持“智慧、生态、文化”的理念,积极建设高效、智慧、便捷的图情中心,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满足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不断改善实验条件和更新实验设备,确保本科实验教学需要。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025.54万元,生均0.84万元;新增仪器设备值1244.15万元,新增仪器设备值占总设备值的10.35%。充分利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大实验学时比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7.校园网及信息资源

学校独立的二级教辅机构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网的建设和运维服务工作,协助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不断改善校园网服务质量,近年自筹2000万元用于校园网的提质升级,建成万兆主干校园网络,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1024Mbps,有线网络的校园建筑覆盖率为100%,无线网络覆盖全校教学和办公区域。拥有CERNET公网IP地址16个C(4096个),主要信息资源支持IPv6访问,联网计算机或智能终端约7000台,网络信息点达4600多个。学校数据中心拥有110台(套)硬件设备,主要业务应用服务器实现虚拟化管理。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学工信息管理系统、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数字迎新平台等信息系统和平台助力学校实现信息化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实现了自主借还图书、查阅电子图书资源、共享网络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网络基础设施配置了专业网络安全设备,数据中心有完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提高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面向互联网服务的业务系统通过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保障全校师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专业建设

1)科学规划设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编制要求与一流专业、“新三科”建设紧密结合,围绕“一扎根、两服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内涵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专业,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构建高质量本科专业体系。以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建设和构建“新三科”专业群为目标,依据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和特色,面向地方需求,探索专业建设与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逐步形成个性化、特色化、异质化专业发展道路。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共建服务地方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和“四新”“四化”的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专业提质升级。

2)开展认证评估,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以师范类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工作为抓手,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落实“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认证整改工作,确保专业认证状态保持监控,学前教育、美术学、历史学等3专业认证工作有序进行,并将于202111月接受专家进校认证。积极组织新设专业合格评估工作,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示范)专业5个。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2020获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2020年获批植物保护、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3个本科专业;2020年申报了“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工程”等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秘书学”“天文学”“应用统计学”“社会学”4个专业获批为2020年增列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2020年,“物联网工程专业”通过省2019年度新设专业合格评估;2021年,“社会学”“秘书学”“天文学”“应用统计学”通过省2020年度新设专业合格评估;在2020年贵州省本科专业评估中,“学前教育”专业排名第三,“体育教育”专业排名第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排名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排名第八。组织校内外专家对50个本科专业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2.课程建设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等相关要求,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严格对标等理念,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修订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构建以能力为本、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重视实践应用、重视个性发展、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课程模块;强化优势,凝练特色,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为课程建设目标,通过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综合实践教育平台等三大平台优化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习实践、基础性实践、综合教育等模块课程。

2)多措并举,打造“金课”

一是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对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挖掘优势,补足短板,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总要求,强化校级一流课程培育,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现有省级一流课程5门,校级一流课程12门。

二是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法治理论教学体系,法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36课时,2学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专题》(4学时)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非思政课程思政元素,推进学科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建设。组织教师参加校级非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大比武,推荐校级获奖者参加贵州省非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大比武,获省级大比武二等奖1项。组织教师参加贵州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参加贵州省首届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音乐美术优质课展示,获实践组三等奖2项。

三是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以考促教”理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性质,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型的考核方式改革,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

四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推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和合作型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增进课堂高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材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使用情况。在全校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内容融入其中,学生人数2352人;引进慕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设4个班级,选课人数334人。

推动“马工程”教材使用。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百利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教高函〔201312号)要求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我校要求各教学单位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充分认识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凡是开设与马工程教材相应的课程必须使用“马工程教材”,并加强相关课程“马工程教材”选用的审核工作。2020-2021学年,我校共有104门课程选用45“马工程教材”,使用数量6583册。

严格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修订)》,坚持“凡选必审、质量第一、教学适宜”的原则,优先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国家重点教材、精品教材及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和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必须选用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校、院成立有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教材建设和选用工作进行审核和指导。

教材选用、征订程序规范,实行逐级报审制度,凡未经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教材,不得进入课堂。2020-2021学年,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达81.10%,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达38.59%

修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自编教材管理办法(修订)》,强化编写资格和内容的政治和学术审核,严格执行审核审批程序;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材出版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全额资助出版。2020-2021学年,学校教师主编出版教材6部。

4.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坚持“一扎根,两服务”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积极开展综合改革研究,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科研互促的良好局面。

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地方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批第二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年,我校积极组织建设省级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获立项省级教改项目12项;组织立项建设校级教改项目25项,其中一流课程建设项目1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项、一流团队建设项目1项、一流平台建设项目1项、新增专业专项2项。2020年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7个重点建设(含培育)项目完成项目结题,我校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小学教育专业获得“优秀”等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汉语言文学获“良好”等次,一流师资团队培育项目网络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基于应用型的程序设计课程群、数值分析、大学语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获得合格等次。

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以考促教”理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性质,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型的考核方式改革,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

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推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和合作型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增进课堂高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实践教学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基础实践、综合实践)”的基础上,重构了“一核心、四模块、三类别”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核心、四模块、三类别”实践教学体系,即以专业实践为核心,以基础性实践、创新性实践、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四个模块组成,通过集中性实践环节、课堂实验实践实训、第二课堂实践三种类别实施路径完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实验教学质量标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各专业按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计划足额开出了所有实验项目,开出率100%;共开设实验课程(含课内实验课程和独立实验课程)489门次,其中课内实验课程394门次,独立开设实验课95门次;

各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96.10%。推动各类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充分开放共享,在正常教学计划之外开展以创新性实验、毕业设计、自主科研、素质拓展和各类大学生竞赛准备等内容为主的实验(训)实践活动。

教师教育专业群实施“立体化”教育实践模式,非师范专业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多样化实习实训模式。其中课程见习,如见习、采风、专项考察、社会调查、野外实习、综合实践等,主要采取集中到真实生产实践环境学习考察的模式。专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或分散到生产实践岗位顶岗锻炼的形式。组织完成野外实践、艺术采风、化工见习等课程见习活动。完成教育实习1699人次,其中集中实习91%,分散实习9%;完成了1722人次专业实习工作,其中集中实习占85.77%,分散实习占14.23%

6.毕业论文(设计)

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狠抓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百利宫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补充规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百利宫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若干补充通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层层把关,确保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一是严把指导教师关。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由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有一定科研工作经验、有学术道德和诚信的教师担任;具有讲师、副教授职称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具有教授职称的,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二是严把选题关。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原则上要求做到一人一题。三是严把指导关。指导教师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指导学生,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四是严把成绩评定关。学校制定并完善了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论文(设计)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评阅教师评定的成绩、以及答辩小组评定的成绩综合评定得出,确保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五是严把质量监控关。学校、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督导团,对论文(设计)工作的计划制定、思想动员、指导教师遴选、命题、指导、评阅、答辩、总结评价等环节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正常开展、按期完成。

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合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选题占71.53%;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质量较高,成绩优秀率达6.72%。(见下表)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概要

毕业生数

指导完成情况

毕业论文质量

每名教师平均指导毕业生数

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比例

优秀率

良好率

3421

5.54

71.53%

6.72%

62.58%

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多年来共建设校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5个,投资558万元。学校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1个,投入创新创业专项资金120万元,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项目30项,举办创新创业讲座40次,订购教材445本,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全日制在校学生445人,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07人,在校学生创业数50个。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倡导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学科竞赛20余项,成绩优异,获各类奖项386项,其中国家级59项、省部级327项;参加文艺、体育竞赛,获各类奖164项;三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资助大学生实施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2020-2021学年,学校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27项、省级项目84项,并储备了一批校级项目。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大赛,获省赛三等奖8项。

四、专业培养能力

1.培养目标明晰,符合经济社会需要

1)人才培养总目标

学校进一步确定了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扎根、两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扎根”,即扎根民族地区;“两服务”,即师范类专业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的现代基础教育师资,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服务民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

学校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近年来,学校多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密切结合省、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各专业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会同地方、行业、企业等专家,修订各专业培养目标,并依据国家标准或要求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后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更加突出培养目标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应达到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使培养目标既达到本科教育要求的学业标准、又符合行业的职业素养标准,既达到高等教育要求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又达到行业所要求的职业岗位能力与实践能力。

3)培养目标确定依据

遵循国家对高等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基本要求,是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制定的基本依据。

反映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行业对专业人才智能结构的要求,是我校各专业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主要依据。学校坚决贯彻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根据贵州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和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行动,以及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各行业对专业人才智能结构的要求,结合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紧扣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紧扣学校办学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符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方向,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民族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与“教学型大学”办学类型定位、“一扎根、两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黔南,面向贵州,辐射省外”服务面向定位等紧密联系、高度契合。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高度重视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坚持本科教学质量党政领导亲自抓,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二是将本科教学工作作为重要议题,召开党代会和教代会研究教学改革大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和改革新举措;分管教学副校长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组织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教务处、学校督导团、教学管理人员交流总结教学工作经验、研讨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工作安排和要求。三是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进行调研,建立了校领导联系院(部)机制、听课制度,形成了开学、长假结束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教学工作常态化检查,及时掌握学校教学工作动态。四是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带头承担本科教学、团校、党校等教学工作。

2)机制健全

学校党委行政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最根本工作,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建立健全教学中心地位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了由决策组织、管理组织、专家组织、督导组织、监控组织等组成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实行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由学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领导。二是健全了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体系,人才培养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三是建立了优先保障人才培养的支持体系,在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等方面保障人才培养工作。四是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建立了人才培养工作激励机制,通过教学出勤绩效、目标绩效、教学评优、教学管理评优等奖励措施,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

3)措施得力

师资保证教学。优先配备一线教学人员、辅导员,落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暂行规定》等,高水平教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2020-2021学年,我校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教学名师、省管州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教授均为本科生授课,教授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为14.76%

经费优先教学。落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费预算及收入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优先安排和逐年加大教学经费投入。2020年,2020年,学校决算总收入44062.58万元,其中: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拨款10323.55万元,本科生生均拨款总额21914.34万元。本科教学经费7335.23万元,其中,本科日常运行经费3773.32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837.91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020年内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3561.00万元。

管理服务教学。落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管理体系和职能规定(修订)》等,明确职能部门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促进教学的工作职责。设置督查专门机构,确保管理服务教学各项制度执行有效、落实到位。全校形成重视教学、尊重教学、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促进教学。坚持科研反哺人才培养工作,落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奖励办法(修订)》等,激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近三年,教师承担国家、省部、院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共602项,主持教改项目238项,发表学术论文1750余篇,教研教改类论文260篇。教师积极将科研、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舆论引导教学。积极营造教学中心舆论氛围,学校《简报》定期向全校及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及其他重要会议研究教学的情况,通报重大教学活动;质评办及时向全校通报教学督导情况;学校门户网站及时报道教学工作动态;校报开辟教学专栏、专版;学校广播电台播出教学专题节目;宣传栏大力开展教学宣传。学校宣传工作主动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稳定队伍、发展内涵、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克服办学经费有限、人才引进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稳定、使用四个环节,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调整优化,各专业师资数量和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近年来,学校通过硕博工程、教授工程等,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任教师队伍总量为776人,外聘教师193人,折合专任教师数872.5人,生师比为16.361。师资队伍总量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通过加大高学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支持教师读博32人、进修访学21人,开展教师初聘培训88人,岗前培训32人,新进人员培训41人。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建成了一支结构基本合理、素质不断提高、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总体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

加大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力度,开展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奖、课程思政大比武、教学成果奖等的评选,其中,12人获得校级第八届教学优秀奖,2人获得省级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和优秀奖,8人获得校级课程思政大比武一、二、三等奖,1人获得省级课程思政大比武第二名,10人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一、二、三等奖,3人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级选拔赛优秀奖。2人获得贵州省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人获得贵州省首届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音乐优质课三等奖。引导、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强化教学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力度,督促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2020年,教师出版专著25部,教材5部,科研成果转化18项。教师专利(著作权)授权118项,其中,外观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7项。

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制定了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通过引、培、转、聘等途径,加大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双师型、有行业背景、工程背景教师数量逐年上升。其中,创新创业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172人,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7场次,参训教师共154人次,校外参训教师12人次。

4.专业教学设施

教学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满足多种形式教学需要。实验(实训)室较齐全,建有113个与专业相匹配的实验(训)室,实验室及附属用房间数360间、内套间数379间,总面积32114.91 m2,能够满足实验实训教学需要。设置有12个实验(实训、实验实训)中心,其中化学化工学院实验中心、物理与电子科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等3个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与农学实验实训中心等3个中心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行水平较高。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学校在加强专业基础实验(训)平台建设的同时,加强了特色实验(训)平台的建设。建成“茶叶加工实验室”“物联网、嵌入式、无线传感实验室”等应用型实验(训)平台10个,“牙舟陶特色重点实验室”“磷化工工艺特色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5个,“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工程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黔南应用软件开发与实训产学研基地”等产学研基地6个;立项建设省级创新创业训练中心4个、校级创新创业训练中心7个;建有占地面积6700 m2“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针对教师教育专业群,学校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综合实训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建成集教学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应用技能实训、教学研究技能实训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平台,近年来在原有微格实训室、精品课程录播室、语音室、普通话测试室、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等现有实训平台的基础上,学校投入350万元,新建、增建、改建微课教学及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训室(翻转课堂教学实训室)、全自动高清微格教室、精品开放课程录播室(兼未来教室)、普通话测试室、三笔字实训室、行为观察与分析实验室、学习认知测评实验室等,并专门为学前教育专业新建幼儿园环创模拟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等,这些教师教育综合实训平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能满足教学技能实训需要。

近年来,学校加大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添置力度。不断改善实验条件和更新实验设备,能确保本科实验教学需要。目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025.54万元,生均0.84万元;新增仪器设备值1244.15万元,新增仪器设备值占总设备值的10.34%

学校校外实习基地充足,学校与合作单位共建了417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实践基地,能满足全校所有专业的见习、实习(实训)需要。

5.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制定建设规划,推进专业建设

学校立足于社会需求与实际办学条件,制定各阶段专业规划,有效的推进了专业建设和发展。《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建设以“培养一扎根、两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内涵建设,加快应用型转型发展,建成结构体系完整、比较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为指导思想,以“1个导向(即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2个路径(即以6+1”专业群为重点优化专业结构;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专业内涵建设)”“3个保障(即以健全质量标准和推行常态化的校内评估为重点完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以健全管理机制和完善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手段提高专业管理运行效率;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为基础确保专业建设经费)”为基本思路,通过五年建设,达到“专业数量与办学规模适应,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师教育专业群发展稳定、优势突出;其它专业群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建设目标。

2)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构建专业集群。目前初步形成对接产业、行业的6+1”专业群,专业结构得到优化。一是针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构建了现代教师教育专业群;二是围绕黔南磷矿及化工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构建了化学化工产业类专业群;三是围绕都匀毛尖茶产业、黔南生物多样性及黔南农业“185”工程构建了茶产业和生物资源产业类专业群;四是围绕黔南独特的旅游资源、物流大通道和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构建了民族旅游与文化产业类专业群;五是围绕大数据产业、FAST项目、超算中心落户贵州省及黔南州的机遇,构建了大数据与ICT产业类专业群;六是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要建设社会治理相关专业群;此外,抓住FAST项目落户黔南州和贵州省大数据、大扶贫、大旅游、大健康战略行动机遇,拟构建天文学+旅游、天文学+教育、天文学+电子信息工程等“天文学+”专业群。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本科教学工程”改革项目,以及学校教学改革专项项目、专业建设专项项目为抓手,坚持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思路,优选专业群中学科基础较为雄厚、具有一定优势的专业加以重点建设,以特色专业、示范专业、一流专业带动专业集群整体建设。

学校通过转型发展推动专业建设,一是围绕地方支柱产业,以“办好一个专业,影响一批企业,提升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二是以学校对接地方、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证书对接职业的“四个对接”为载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完善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四是引进、利用优质办学资源,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五是强化面向行业的实践教学,整合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构建技术技能训练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3)立足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

严格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程(修订)》制定、修订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2019年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围绕培养一扎根、两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行业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构建完整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修订原则。方案的修订中,着重突出三个环节,一是修订的指导意见,经上下酝酿、校内外专家严格论证、学校审定,确保修订指导意见的科学性;二是组织各专业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采用“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方式,科学研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行业对人才智能结构的要求,确保课程体系构建的系统性;三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中,各专业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论证、征求意见,确保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宜性。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一扎根、两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体现出五个特点:一是紧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培养目标的指向性;二是以符合国家通用标准、适应行业需求和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三是统筹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培养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四是重视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五是教师教育专业突出专业道德、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的综合培养,加强教育见习、实习环节,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养。

五、质量保障体系

1.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努力保障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认真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发展目标,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始终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列入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围绕教学工作中心、服务人才培养大局”的指导思想,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具体政策与措施,保障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成立教学质量保障委员会,明确学校和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及二级党政联席会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工作;建立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控和评估;制定并落实校领导联系基层教学单位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深入学院、课堂、学生开展调研,听取意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形成了全员主动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

学校建立了由教学出勤津贴、目标绩效奖励、教学评优、教学管理评优等组成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重点保证教学投入,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逐年增加。严格质量管理,建立保障体系,学校建立了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稳步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管理制度渐趋完备,规范明确质量标准

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科学、规范、切合实际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执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汇编》。学校教学质量标准包括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主要环节两大类,涵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档案建设等质量标准,以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业成绩考核等质量标准。为教学建设、教学主要环节的实施、诊断、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了涵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专业建设、教学运行、实践教学、学籍学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室管理、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档案、本科教学工程、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体系,结集编印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手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读本制度篇》等分册,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基本实现依章治教,依法治校。

3.紧扣学校质量目标,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为确保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切实履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职能,形成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实施部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部门“管、办、评”分离的教学管理模式。

制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构建了着重人才培养过程、输出质量,由目标体系、制度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反馈体系构成的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形成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架构闭环图。其中,目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各人才培养标准;制度体系包括各类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保障、教学组织管理等规章制度;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专业、课程、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含教案、教法)、辅导教学、实践教学(含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等)、考试考核、教学保障(实验室管理、实践基地建设)等质量标准;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常态监控内容与方式、自我评估内容与方式;信息反馈体系包括基于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质量监控信息的双向反馈路径,以及组织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的信息反馈路径。

执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汇编》,包括五个部分共44个制度文件,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学校指导性文件,包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百利宫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等;二是生源及结果质量保障制度,包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等;三是培养过程质量保障制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等;四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包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修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校内评估方案(试行)》等;五是其他保障制度,包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修订)等,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创新学校督导团工作机制。为促进督导专家业务素养的不断提高,使之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专家,提出督导专家需在以下八个方面形成精神追求:教书育人情意真,学校愿景意蕴深;教育理念苟日新,教学实践探索勤;调查研究视野广,育人规律钻研精;责任担当执行畅,推动改进持续强。要求督导团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目标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督导,从本质上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落实。实现项目化督导机制,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总要求,将督导任务分解为教学管理、教改研究、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论文工作、教师专业成长等8个板块进行专项督导,结合常规督导,形成覆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督导和保障体系,切实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改进。

4.坚持教学质量常态监控,建立整改质量追踪机制

一是坚持每月一次的学校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了解、研究、处理和解决教学问题。二是坚持常规教学检查制度。每学期期初进行到课情况、教案、教学计划等检查;期中对教师授课和教学进度检查;期末进行考试命题、监考、评卷等情况检查。三是聘请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专家为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督导专家,开展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四是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测评。2020-2021学年,学校组织了2次学生网上评教,学生参评率达到92.74%,评教优秀率达97.31%。五是成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定期反馈教师教学信息,了解各系的教学运行、教学氛围、学生状态等方面的信息。

另外,学校在坚持常规检查、走访、座谈等的同时,进一步创新了教学质量监控手段。一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充分使用教学场地信息监控系统,对教室等教学公共场所进行图像、音频采集、录像,可以随机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抽查;二是加大教学事故的处理力度。严格执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修订)》,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类事故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切实加强教风建设,制定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评价实施办法(修订)》,对教学评价分值居于本二级教学单位前5%的教师予以奖励,对教学评价分值居于本二级教学单位后5%的教师在下一学期由所在二级学院负责安排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帮助。对教学评价分值居于本二级教学单位前5%的教师,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组织,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团专家通过听课、检查教学材料、师生访谈等,评选出“金课”候选人,学校加大奖励,并举办全校示范课,全校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师参加观摩学习,充分发挥了“金课”候选人示范课的积极作用。

5.充分发挥数据平台作用,加强本科教学常态监测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作用,对照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和相关指标要求,认真分析每一组数据,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如实反映学校的办学状况以及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拟定建设整改计划,实现本科教学工作及其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控。同时,也把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作为重要信息渠道,从中检测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期改进,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将期末学生评教和期中学生座谈会作为教学管理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学生评教和座谈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良好,学生学习满意度高,2020—2021学年,学校先后组织了2次学生网上评教,学生参评率达到92.74%,评教优秀率达97.31%。学校坚持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感受,并以此作为推动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学生发展情况

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体艺竞赛中成绩突出。并获得优异成绩,获各类奖项607项,其中国家级41项、省部级566项。另外,2020年,在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我校对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仍达86.6%

3.本科生毕业情况

2021届本科毕业年级学生3421人,毕业学生3348人,应届本科生毕业率97.87%;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97.86%;应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率93.36%

4.本科生就业情况

截止2021831日,2021届本科毕业生3421人,初次就业率为72.41%2021年受后疫情影响,就业性质分布主要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就业人数为1548人,其次是灵活就业方向,就业人数为580人。(见下表)


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概要

1.应届毕业生升学基本情况(人)

免试推荐研究生

0

考研录取

总数

151

考取本校

44

考取外校

107

出国(境)留学

2

2.应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人)

就业去向

学校所在区域总数

学校非所在地区域总数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数

1743

70.37%

734

29.63%

政府机构

49

2.81%

3

0.41%

事业单位

226

12.97%

104

14.17%

企业

778

44.64%

440

59.95%

部队

34

1.95%

0

0%

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72

4.13%

20

2.72%

升学

91

5.22%

60

8.17%

灵活就业

475

27.25%

105

14.31%

自主创业

18

1.03%

2

0.27%

5.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我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社会竞争力和良好的就业口碑,毕业生各项能力水平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近三年毕业生的认可度较高,总体在96.2%以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项素质能力的满意度均在96.00%以上、其中对适应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100.00%;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满意度达到99.00%以上。同时,用人单位认为,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我校毕业生“适应能力”“专业技能和能力”“学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较强。

七、特色发展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深植民族沃土,始终恪守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 “一扎根、两服务”扎根民族地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一扎根、两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将民族文化要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了以培养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并通过民族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丰富民族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民族人才、研究民族问题、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的“四翼齐飞”民族教育模式。

1.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扎根民族地区,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师院精神,熟知贵州和黔南民族文化,对地方民族文化有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研究,为了解学生、融入学生、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提供了条件。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比56.3%,他们具有相应的民族文化背景,为学校培养扎根民族地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到大学教育全过程,在广大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123456”等基本知识教育,即“一条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四个人人”(人人树立民族团结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六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不仅让民族团结进步在校园落地生根,也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跟随毕业学生在社会开花结果。学校获批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充分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通过“三个途径、四个内容”,将民族文化要素融入课程体系。三个途径:

一是开设全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素质拓展选修课程,受益学生两万余人次;

二是将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等二级学院2020-2021学年开设了141门次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受益学生万余人次;

三是将民族文化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包括四个内容:一是民族体育教育,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贵州民族民间体育”等课程,同时将布依棒垒、水族骑马夹等一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二是民族传统文化和 民俗教育,开设有“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以及“贵州主体少数民族风情探析”“民俗学与黔南少数民族民俗”等民俗教育课程;三是民族歌舞和民族声乐教育,开设有“民族民间舞蹈”“民族音乐学”“黔南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同时,音乐舞蹈学院在专业设计和艺术实践中,把贵州的侗族大歌、水族音乐、苗族音乐、布依族音乐、黔南水族舞蹈、独山花灯歌舞等列入课程教学内容;四是民族工艺、民族绘画教育,开设有“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民族陶艺”等课程。通过以上举措将民族文化要素融入课程体系,丰富了育人内容和育人途径,强化和彰显了民族特色。

大力举办民族预科教育。学校自成立之初就兴办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来自省内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的民族预科、民族班学生;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科学设置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民族预科教育模式,不断深化民族预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了民族预科、民族班学生7140名,民族预科教育成效得到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民宗委的高度肯定,2014年批准我校为“贵州省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双语师资及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学校除招收民汉双语预科班学生外,还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汉双语能力培训,近三年来有300多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布汉”“苗汉”“水汉”等民汉双语培训。实施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以学生社团活动、“多彩校园·闪亮青春”校园文化活动月等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持续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校园文明礼仪之星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暑期“三下乡”、圆爱工程、脱盲再教育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通过充分利用民族要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不断感知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化魅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献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理想和信念。2020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团委荣获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支队伍获全省优秀团队,8名师生获全省优秀个人称号。

2.民族研究成果反哺本科人才培养

学校民族研究成果丰硕,2020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厅级124项。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培育研究基地、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贵州南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地方民族文化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牙舟陶艺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水家学会、黔南苗学会、黔南侗学研究会等民族研究机构。学校专家学者立足民族地区,以世居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为重点和切入点,对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研究领域形成良好基础,尤其在苗族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水书与水族历史文化、布依族学者莫友芝研究、毛南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国内相应研究领域的优势地位。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共贵州省委提出的“要扎根贵州大地建一流,强化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好地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的指示精神。同时,将民族研究纳入社会实践体系,组织学生开展民族文化调查研究,让师生关注、热爱、研究民族文化,如音乐舞蹈学院定期组织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采风和采风成果汇报表演,为“唱响黔南”“舞动黔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农结合’服务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基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社会学学科田野调查基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根据学生的兴趣类别与群体,组建科研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把科研论文写在科技扶贫田地间,引导学生将毕业论文(设计)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组建少数民族“双语”宣讲队,深入民族村寨,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校通过开展民族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们积极将民族研究成果运用于素质选修课、专业课等课程教学,丰富了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关注、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促进了多民族学生的和谐相处,效果良好。

3.扎根民族地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领航黔南基础教育,是黔南州教师发展的中心平台、名师培养的重要摇篮和教育改革的高端智库。建成国家、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探索形成“师德引领,双融合发展”的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2000年以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3万余人、培训4万余人次。教师近五年基础教育服务234人,近五个学年服务天数20452天,从教期间服务天数56350天。黔南州中小学幼儿园中,35.20%的师资、58.80%的省级名校长、35%的省级教学名师、38.10%的州级名校长、53.40%的州级教学名师系我校毕业生,成长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开富、“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夏兴勇等大批扎根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践行者。研制的《黔南州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2)》等获黔南州政府采用,为黔南打好教学质量提升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方案。小学教育教研团队2013年开始对口罗甸县第四小学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帮助罗甸县第四小学发展成为贵州省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贵州“校农结合”新模式的开创者。率先探索实践智志双扶的“校农结合”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积极承担全省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科研项目,形成苗药养生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水族水书语音语料库、蔬菜立体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转化应用等成果,抒写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黔南篇章;深入乡村,创作“黔南民族风”系列等一批艺术作品,绘制了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率先在全省领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惠及3万余名搬迁群众、4000余名适龄儿童,建有贵州省人才基地“贵州省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师资培养人才基地”,完成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小学教师全覆盖培训,提升安置点师资水平与办学质量。

建立U-G-S协同育人实践教育基地,积极与民族地区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丰富人才培养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与平塘县新关、摆卡两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开展“校农结合”,助推扶贫、脱贫,惠及1500多村民,贵州省省长孙志刚在全省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这一做法作为典型案例予以高度评价。我校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进一步打造“校农结合”升级版。为落实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党委按照省委“五步工作法”和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及教职工,以党建帮扶为引领,深挖高校优势与贫困乡村“三农”需求结合,以消费助力产业发展脱贫为突破,开创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校农结合”新模式并不断发展提质升级,形成党建引领、消费助力、志智双扶、大地论文 、希望圆梦、扎根山区的1+5”校农结合新格局,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农结合”黔南师院样板,助力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整族脱贫。脱贫攻坚战中,学校利用高校人力智力优势,与“三农”紧密结合,在民族地区贫困乡村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思想政治实践基地”“大学生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产学研基地”“产业培育发展示范基地”等,推进大学生的实践实习实训,在脱贫攻坚一线磨练师生意志、提升技能、热爱“三农”。选派4名干部驻村蹲点,启动实施“校农结合、科技攻关、科技兴农、品牌创建”等十项工程,新建“校农结合”示范基地3个,总面积1750亩。探索采购农产品39批次共130万元。开通手机版“校农结合”直销平台,建成“校农结合”孵化中心‘成立了全省首个“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发起成立“贵州省校农结合促进会”,积极开展“校农结合”脱贫攻坚的研究、创新和推广。依托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磷化工工艺重点实验室和牙舟陶艺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贵州民族文化数字化研究工程中心等平台,与贵州瓮福集团、贵州剑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都匀毛尖茶集团、贵州成宇益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研究等,与指导教师一起解决了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高纯黄磷生产技术、都匀毛尖茶快繁技术、牙舟陶传统工艺产品设计等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师生参加我校与贵州省贵定县实验小学和贵定一小的教研教改合作,成效显著。

毕业生扎根并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山区及石漠化连片贫困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涌现出“背篼干部”等先进模范事迹。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了师生对地方产业、行业实际的了解和认识,丰富了人才培养方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了办学影响。

4.有效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我校紧扣地方发展主题,组织专家深入挖掘、研究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积极开发利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学校“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主要以文字、图片、实物三种载体来展现黔南世居民族文化及研究成果。校史馆突出介绍我校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脱贫攻坚、民族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成为“师生进校第一课”思政教育平台载体。例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团队研发了布依族刷把操、苗拳、瑶族陀螺等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团队对苗语、水语、毛南语等进行研究并开发了民汉双语教材,将民族文化融入课程、教材,培育学生民族文化素养;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积极展示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及研究成果,学校将参观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模块,让新生了解民族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已成为民族文化教育重要基地和窗口,成为“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接待美国奥克兰大学、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法国、荷兰、日本、罗马尼亚、中央电视台、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10000余人次;此外,学校学报设立“民族文化”专栏获省报刊管理处的肯定,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协会等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民族调查和宣传,为传承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学校引导学生围绕民族文化传承开展研究,以2021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为例,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教育相关的选题就有226篇。通过民族文化传承系列教育活动,学生民族文化素养显著提高,在各类民族民间技能或技艺赛事上取得不俗成绩。

5.加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注重“三全”育人,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启动师范类专业群综合改革。开展课堂教学综合教学改革,实施落实课堂教学五大方面14项具体改革任务,强化就业和创业指导,如组织开展了624名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等,学生能力发展成绩明显。

2020-2021学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种赛事获多项奖,成绩喜人:获各类奖项607项,其中国家级41项、省部级566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7项,其中,参加国家级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79项。艺术类专业学生获专业比赛奖励98项,体育专业学生获专业比赛奖励20项,除美术学专业外的其他学生创作、表演的代表性作品5项。

2020年,本科生境内外出交流24人,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133项。我校加强疫情期间开展在线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广泛推介就业信息,学生初次就业率在80.96%以上。

6.疫情防控,打造在线教学特色

2020年暑期后,全国疫情得到控制,在学生返校学习后,学校鼓励教师利用已经形成的线上教学平台和资源,鼓励利用微信群、QQ群、抖音等线上学习途径,充分发挥现有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开展线上教学。

针对2020年上半年线上教学情况,为确保教学要点、难点,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和返校后开展实验的形式进行,在我校网络教学平台或教育部建设的22个在线课程平台(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完成部署,扎实推进线上教学并成为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不能开展在线教学的课程,在返校后增加周课时,总课时不变,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对防疫特殊期和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诸多积极的探索,在教学平台的选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整合、学生学习动态的监控、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均各具特色,形成优秀课程课例42个,很具有代表性,通过研讨交流可供其他教师借鉴和吸收。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2020-2021学年,各项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提升与进步。学校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起步期,各方面仍处于发展之中,学校以师范类专业认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建设为契机,积极主动自查自评,发现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2020-2021学年我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但教学经费的投入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仍然有限,我校办学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办学条件还不够完善。学校还需继续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逐步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2)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我校师资队伍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具体体现为:年轻教师比例偏高;个别新办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个别新办专业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比例比较低;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不足,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数量还有待增加。二是少数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少数年轻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认识不够,还不能很好地处理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评价之间的关系,课堂的组织和掌控能力、教学的情境创设和有效实施能力还有待提升;少数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

3)教育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专业建设水平不均衡,专业特色还需进一步培育。部分新办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水平有待继续提升、教学团队实力还不够强、实验条件和图书资料等还需进一步增加。有的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还需要提高,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特色还有待进一步凝练培育。教学改革成效还不均衡,改革力度还需加大。有的课堂还存在传统讲授现象,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少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还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4)学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追求,对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思考不够,学习自觉性不强、动力不足,学习方法落后,对学业要求不高,学习纪律松懈。部分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兴趣不浓。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强、科技创新活动参与面不够广。学生创新性成果还不够丰富,被企业采用或社会认可的还不多。

5)产学研合作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

产学研的合作教育发展还不够平衡,少数非师范专业合作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合作育人实践相对滞后;合作范围还不够广泛,合作内容还不够多元,与业界的合作主要还集中在解决学生见习、实训、实习问题上,合作举办专业、合作共建资源、合作就业等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产学研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以合作双方共为主体的合作还不够多,以业界为主体的合作还有待努力拓展,还没有完全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协同创新、合作育人长效机制还有待健全。

2.解决的对策

针对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工作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以我校在建设工作从所取得的经验为参照,下一步我校在建设过程中将着力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创新基因根植于学生之中,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特求强,把服务国俭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前提条件,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确保学科专业自身发展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做强,把新兴交叉的学科专业做实,不断强化学科专业高点,培育学科专业重点,扶持学科专业增长点;通过搭平台、创载体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新三科”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师范专业认证、学科专业评估向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各环节、教学工作个领域的质量标准建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改革,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和学习革命,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以“学了什么”为产出导向的评价机制。夯实内涵发展基础,推动转型发展更上新台阶。优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打造学习型校园。

2)拓宽办学资金来源渠道,提升经费使用效率

我校需进一步拓宽融资途径,积极争取银行贷款,解决学校教学行政用房建设等基础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探索校产有偿使用路径,采用调整、置换、出让、出租等合理方式盘活校产,增强造血功能,拓展经费来源;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经费,在继续巩固本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州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标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省财政的各类专项资金投入;争取校友、企业等社会力量捐资办学;进一步探索合作办学模式,采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拓展办学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在经费使用的过程中,我校在坚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压缩非教学开支,尽力保证新增资金优先投入教学;稳定办学规模,减轻教学行政用房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资金压力,开源节流,让每笔经费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3)优化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采取学校自主和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措施,加大引进人才专项基金支持力度,提高高层次人才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人才公寓、工作环境、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条件和待遇,有针对性的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加大经费投入,做好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下大力气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骨干;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逐步探索个性化高水平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继续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增专业、特色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努力让我校成为优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成功之地。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落实各类人才工程。执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稳定实施办法》.

二是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改革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继续通过引、培、转、聘等途径着力建设一支既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精通教育教学规律,又熟悉行业实际、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三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的务实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专项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重点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继续完善“老带新制度”,充分发挥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组织开展各种层面的教学观摩、磨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引导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关、育人关;在科研项目申报中向青年教师倾斜,支持青年教师参与重点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的联合攻关,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的待遇,促进教师更加重视本科教学、投入教学。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学校专业建设

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将教育教学研究与其它科学研究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建立健全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形成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三大领域齐头并进的研究体系。加强教学改革项目过程管理,对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指导、督查,加大教改成果的凝炼与推广。通过组织教育教学理论继续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以及组织考察学习等途径,提高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改革的能力。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专家组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的学分构成和课程设置予以调整。调整教育实习学分,将师德体验、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教育研习等纳入实习和实习手册内容,体现教育教学实习的过程,将“一践行、三学会”落到实处。完善实习各监控环节,强调过程性考核。

采用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建成一支由素质过硬、学术水平高的专业带头人引领的专业教师梯队,使各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加强教职员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的认识,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严格执行专业建设的审查制度,促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教学等符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专业特色培育,深入研究贵州、黔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找准特色专业培育的突破口。重点培养或引进具有特色专业潜力的专业带头人,支持专业标志性研究团队建设,扶持并打造专业标志性成果。总结现有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凝练、宣传专业特色,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5)健全学风建设联动机制,营造学风建设良好氛围

进一步健全学风建设联动机制,制定学风建设规划,完善学校学风建设体系,形成推动学风建设的合力。持续推进智慧学工建设,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打造网络思政优质平台。完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列入教师绩效考核,在老师的指导下,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专项计划,提供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将创新思维或创新研究获得的成果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产权,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成立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的学风督查队,在晚自习时间对教室、寝室进行抽查,对不良行为进行督导。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目标体系。深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培养计划,明确各项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育人价值,将活动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对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深度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继续深化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开展案例讨论式、问题探究式、协作互助式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在原有“学生三自委员会”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建设,将管理、教育、服务机制扩大到监督领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的培养。

  (6)坚持开放办学,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进一步主动将人才培养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在科研、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进一步探索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联合育人机制。加大对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力度,以联合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带动合作教育,充分利用黔南州和都匀市的产业政策,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围绕地方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012月,我校顺利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回顾了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总结了基本经验和差距短板,提出了未来五年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基本任务,明确了未来五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将认真贯彻落实我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深化改革,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围绕 “一扎根、两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本为本,促进一流本科建设,建设和完善“十大”育人体系,以实际行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强化治理、改革创新,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为建设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民族师范大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的贡献。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body >_百利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微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