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宫:
百利宫
当前位置: 百利宫: -> 百利宫 -> 正文

【“两优一先”风采录】信仰如炬育桃李,初心如磐践使命:姜艳丽

发布日期:2025-10-22  点击量:

编者按:在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校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担当有为、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激励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学校党委推出“两优一先”风采录系列报道,旨在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向先进看齐,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以实干、担当、笃行为党旗增光添彩,为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姜艳丽,1987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现任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软件工程系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立德树人的一线哨兵,她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淬炼党性,以辅导员的责任担当诠释初心,在守护青年成长的道路上,将鲜红党旗牢牢插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先后获评“齐齐哈尔市优秀共青团干部”“三全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5年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筑牢信仰根基,为青春定向铸魂

姜艳丽深知辅导员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她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百利宫教育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工作的根本遵循。办公室里常备的理论书籍密密麻麻写满批注,见证着她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执着。作为党支部书记,她带头讲党课、作表率,将组织生活打造成锤炼党性的熔炉。她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学业困惑时的耐心疏导,生涯迷茫时的精准点拨,宿舍走访时的促膝长谈。

二、深耕育人沃土,助梦想扬帆起航

立足学院学科特色,姜艳丽创新打造“党建+”融合育人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她精准把握工科生培养规律,大力推行“以赛促学”。她悉心指导学生反复训练、打磨作品。这份坚守换来累累硕果——她指导的团队在“挑战杯”“建行杯”“华为ICT大赛”等省级以上竞赛中屡获殊荣,为学院赢得“党旗下的青春告白”优秀组织奖。面对就业大考,她展现出前瞻视野,带领学生奔波于校企招聘会,与国网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国网新疆塔城供电公司等建立深度合作。她精心打造“电网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品牌活动。2025年她所带的电气专业111名学生中有39人入职国家电网,其中7人远赴新疆塔城。当毕业生从边疆发来工作照片,她欣慰地说:“这是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闪光!”

三、践行服务宗旨,以真情温暖心灵

姜艳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化为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守护。她创新实施“党员联系寝室”制度,织就关爱网络;新生报到季,她在迎新现场连续奋战;学生突发疾病,她深夜护送至医院。她连续四年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2023年学生冯仕睿荣获攀枝花市优秀大学生团干部称号,正是实践育人的生动体现;学生周正两获省优秀志愿者金奖银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无不包含着姜艳丽的全程陪伴。

四、坚守廉洁底线,筑牢师德防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姜艳丽深知廉洁奉公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对党和学生负责的必然要求。她始终将廉洁自律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准则,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原则,公正无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她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在涉及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入党推荐等重要事项时,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她常对学生说:“只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才能走得更远。”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她注重加强自身廉洁教育,积极参加各类廉政培训和警示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她时刻警醒自己,要以廉洁自律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生活中,她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她始终坚守道德底线,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为身边的每一位同志树立了榜样。

姜艳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奉献,她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扎实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用爱与责任守护着学生的成长,用智慧与汗水助力学生的梦想腾飞。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不断深化育人工作实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她坚信,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在教育事业的征程中,为百利宫青年点亮前行的灯塔,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出百利宫优秀的时代新人。

(图文/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杜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