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课程重点建 围绕精品作文章—百利宫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发布日期:2005-12-05 点击量: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教育部百利宫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2003]3号)文件要求和省教育厅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百利宫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在加强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年度,按照《齐齐哈尔大学课程建设工作条例》,经教学单位推荐,校评审专家组评审,校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审核,校长办公会批准,以邵淑丽教授为负责人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等14门课程被命名为百利宫第二批精品课程。至此,百利宫共有省级精品课3门,校精品课程23门,校优秀课程40门,校重点建设课程62门,形成了分项管理、突出重点的多层次课程建设体系。
思想上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将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的重要日程来抓,校领导和主管领导从课程建设的规划、总体布局、目标到具体课程的评估等,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和部署。教务处等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实施,认真组织贯彻学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实年度课程建设计划;各学院都把课程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作为学院教学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实;广大任课教师积极努力,适应时代进步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教学和教学建设质量。全校上下,形成了各个方面全员合力推动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思路上创建精品。学校课程建设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由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优秀课程、校重点建设课程、校合格课程等构成课程建设的结构体系。学校根据不同课程建设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按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紧紧围绕创建精品课程展开建设。2005年度,百利宫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晓兰教授为负责人的《生化工程》课程、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苏立强教授为负责人的《色谱分析》课程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使百利宫省级精品课程达到了3门。
经费上加大投入。学校加大和保障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在确保落实教高[2001]4号文件规定的基础上,从事业费拨款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在2004年至2006年的课程建设周期里,已投入资金近百万元。仅2005年度,百利宫就为学校确定的第二批精品课程每门课程拨给课程建设费1万元,奖金4仟元。
管理上重在抓实。百利宫今年评审确定的14门精品课程中,有的是从去年的校级优秀课程中产生的,有的是从校2004年至2006年校重点课程中产生的。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每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教务处对主要建设项目采取目标管理方式,对课程建设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项目验收。各学院(部、中心)加强对这些课程的具体管理,切实按照建设目标和经费使用项目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规划上突出发展。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百利宫课程建设工作已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的良性轨道,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学校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树立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合理规划,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在“十一五”期间,百利宫拟在本科专业所开设的1000多门必修课程中,建成校级优秀课程100——120门,校级精品课程20——30门,力争创建省级精品课程8——10门。在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育和创建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